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陈子昂的千古名句

陈子昂的千古名句

2023-11-29 08:20:52 187浏览

陈子昂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作和名言凝聚了千年的思考与智慧。

陈子昂的千古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语出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形容空前绝后,创造了至高的境界。

2、白圭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语出唐·陈子昂《座右铭》。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而讲过的话是不能改变的。许下的诺言,应贵比黄金。司马迁《季布栾布列传》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见诺言之重。

3、理直防毁,鉴微在悟。

语出唐·陈子昂《素盘盂铭并序》。虽有正直的理由,却要防止诽谤。事物处于萌芽状态,就能推测它的未来发展,这要靠一个人的悟性。

4、夸愚适增累,矜智道亦昏。

语出唐·陈子昂《感遇》。自夸的人,正是给自己增加麻烦;自以为聪明,只能使自己陷于无知。

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语出唐·陈子昂《座右铭》。兄弟间应和睦相处,朋友间应讲诚信。

6、无为空自老,含叹负平生。

语出唐·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不要碌碌无为地虚度年华,以免老来悲叹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7、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语出唐·陈子昂《感遇》。元元:庶民,众民。圣人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所关怀、帮助的是老百姓。

8、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语出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十五。蒿莱:野草,这里指荒野,也代指民间。感怀时事,一心想着如何报效国家;即使我只是身在荒野草泽的一介平民,也要拔剑而起、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诗句写作者胸怀壮志、思念报效国家的豪迈心情。

9、国必待贤以昌,人必待贤以理,物必待贤以宁。

语出唐·陈子昂《答制问事·贤不可疑》。国家必须善待、依靠贤能才得以昌盛发达,人们必须依靠贤能而得以明白事理,事物必须倚仗贤能才能顺利发展。这句话指出了贤能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国家的最重要的资源。

10、杀一人则千人恐,滥一罪则百夫愁。

本句出自其《请措刑书》一文,就是其在狱中时所作,意在告诫统治者滥用死刑、擅杀无辜只会引起民心动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其中,“滥”是过度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杀掉一个人可以令成千上万人心生畏惧,但若是滥用某一罪行,只会令百姓心中充满忧虑。

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的领军人物。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考取进士,于武则天“大周”时,任麟台正字,后升任右拾遗,直言敢谏,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风气。其诗文革新举措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做好了铺垫,是唐诗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唐诗变革的风向标。陈子昂开创了唐代诗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河,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盛唐诗人产生深远影响。

陈子昂的生平经历:

1、两次落第。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2、得到重用。

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

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为奸人所害。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乾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垂拱二年(686),万岁通天元年(696)两次从军北征。

3、受谗被诬。

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