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

2023-11-28 20:51:19 332浏览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的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春夜洛城闻笛全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即洛阳。

(2)玉笛:笛子的美称。

(3)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4)故园:故乡,家乡。

译文: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飞”“散”“满”三个动词环环相扣,写出悠扬的乘着春风传遍全城的景象,突出了笛声的嘹亮悠扬、衬托了夜的宁静。“满”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愁。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既指汉代乐府古曲《折杨柳》,同时“柳”和留是谐音,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从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何人”由己及人,想到同样身处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习题:

1、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诗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生长于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在今四川省绵阳市北二十多里)。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常以诸葛亮等人自比。他曾因别人的推荐受到唐玄宗的征召,但唐玄宗召请他,只不过是希望他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诗人,并没有使他得到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他鄙视那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因此经常遭到谗言和诽谤的打击。李白在这样的境况下,在长安生活了三年,就愤然离去了。他的一生有不少时光是在漫游、漂泊中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他有些诗有时也流露出一些消极、落后的情绪,不过这绝不是主导方面),对唐代和后代的诗歌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唐代的著名文人贺知章,惊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