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周瑜在东吴的地位

周瑜在东吴的地位

2023-11-23 19:02:21 278浏览

周瑜是三国时期蜚声海内外的一位杰出将领,其地位可谓极高。但是对于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对这些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所以,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仔细描述一下,增加一下大家的理解。

周瑜在东吴的地位

周瑜《东吴演义》第620年,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2谋略家东吴名将子公身江调氏,洛阳冷调异之子人。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在东吴的地位非常崇高,他是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被誉为“东吴四英将”之一。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孙策一起迎娶了大乔和小乔,成为东吴的重要将领。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率领东吴水军与刘备的军队联合击败了曹操的军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他还提出了联刘抗曹的战略,为东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周瑜在东吴的地位非常崇高。他的才华和功绩被后人所铭记。被誉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瑜的功绩有哪些

首先,在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周瑜劝孙策带着家人移居庐江,还让出大宅院给他们一家居住,两家关系非常好。这虽然听上去不像是什么大作为,但是联想一下孙家的地位和日后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帮助孙策一家,不仅是在帮助自己和孙家,更是在帮助东吴的未来。

之后,就是协助孙策平定江东。周瑜一直大力支持孙策,并且帮助他征战,孙策对此也是十分高兴,说自己只要有了周瑜,大事可成,由此可见周瑜在孙策心中的地位,以及他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周瑜还在这一期间认识了鲁肃,眼光独到的周瑜看得出来鲁肃非同寻常,主动结交。

不幸的事,孙策遇刺身亡,临终前将重任托付给弟弟孙权,但那个时候孙权年纪还小,孙策的事情又太突然,孙权根本还没有和他们之间建立起君臣关系,不过,周瑜等人都认为孙权可以和他们一起成大业,于是倾力辅佐,而且在所有的臣子当中,只有周瑜一直以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完全不像其他人,只把他当做将军。

这也是孙权后来十分信任和依赖周瑜的原因,孙权每次赐给周瑜东西的时候,总是最多的,别人都没法比,周瑜对孙氏也是忠诚,曹操曾经看中周瑜的才华,想要挖墙脚,周瑜十分干脆地拒绝了他,也正是因此,天下士人越来越敬佩周瑜。

而后,就是非常出名的赤壁之战了。周瑜在这场奠定三国基础的战役中,从最初的向孙权分析局势,坚定孙权出兵的决心,到后来奉命抗曹,都有非常重要的任务和贡献,而且还是最后火烧曹操计策的拍板人。

周瑜历史评价

在周瑜生前及去世之后,同时代的汉末三国人物在军事、政治、艺术才能、人格魅力等各方面都对其进行过高度评价。如孙策认为“周公瑾英隽异才”;孙权认为“公瑾有王佐之资”,如果没有周瑜,自己难以成为帝王;刘备认为“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程普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蒋干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诸葛瑾、步骘称周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三国时代结束后至今,对周瑜的正面评价仍然蔚为大观。如袁宏在《三国名臣颂》中称:“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三分于赤壁。”陆机在《辨亡论》中称:“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王勃在《三国论》中称:“周瑜方严兵取蜀,会物故于巴邱。若其人尚存,恐玉垒铜梁,非刘氏有也。”欧阳澈在《上皇帝万言书》中称:“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方北辰评周瑜:“其辉煌战功、重大影响合而观之,可以推选他为孙吴名将的第一名。再结合其完美的人品,以及对国家所起的脊梁作用,可以评为三国完美型名将的总冠军。”

后世对周瑜的正面评价中,还有一大部分来自文人诗词,尤其唐宋时期,众多著名文学家的都在作品中歌颂周瑜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如李白《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周瑜的负面评价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生成过程。东晋由于偏安江左,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开始宣扬正统论,奉同样偏安一隅的蜀汉为正,贬低曹魏和东吴,史学家习凿齿就在《侧周鲁通诸葛论》中开始称周瑜为“小人”。唐宋之间,正统之争的影响也反映在了文学中,如唐代杜牧诗中称“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认为周瑜赤壁取胜有东风的侥幸因素。宋代朱熹理学大兴之后,蜀汉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周瑜的评价也进一步受到打压。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中,周瑜的形象已不再“雅量高致”,而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更加强了这种形象,进一步影响到了通俗文学、戏曲、民间传说中对周瑜的负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