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火烧圆明园的直接原因

火烧圆明园的直接原因

2023-11-20 17:12:21 401浏览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灾难,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我们需要铭记屈辱的历史,从中获得思考和启示。你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火烧圆明园吗?

火烧圆明园的直接原因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英军将领詹姆斯·霍普·格兰特下令焚烧圆明园。当时,英军占领了北京,为了报复清政府拒绝与英国签订条约并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活动,英法联军决定对圆明园实施惩罚性打击。据称,格兰特将圆明园视为清朝皇帝炫耀权力的地方,因此下令将其付之一炬。

火烧圆明园的来龙去脉:

1、占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在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2、掠夺

士兵们在园内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

3、焚毁

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火烧圆明园的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火烧圆明园带来的启发: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也是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的沉重打击。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如何在保护国家珍宝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安全防范能力,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