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布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布的主要特点

2023-11-16 17:41:46 886浏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相互竞争的思想流派,如果给他们进行一个划分,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对现在有利的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布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布的主要特点地域性分布。

春秋战国时代主流的学派如下

1、儒家: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主张“德治”和“仁政”,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成为了汉朝乃至后世王朝的正统思想。

2、墨家: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这一学派所主张的思想和儒家是有冲突的,墨家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制度,这种想法在封建时代注定得不到重用。

3、道家: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这一思想也很难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4、法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其中比较有名的代表有商鞅、韩非子、李斯,在秦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法学,过分解读法家学说,重用酷吏,使得秦二世而亡。

5、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着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6、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说起合纵连横不免会想到苏秦和张仪,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7、阴阳家: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8、小说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而小说家被归类于古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

拓展资料: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局面: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着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