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但他却不是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不过这次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第一是以传统为武器,第二是以妥协而成功。
1、以传统为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自由”,但是自由并不是这次革命新创造出来的,而是英国长久以来就存在的传统。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认为,自由即权利,这是英国人对“自由”的理解。英国的“自由”是从贵族和国王的抗衡开始的,这个抗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也就是5世纪初到11世纪初这段时间。在其他国家,比如法国和德意志,国王和贵族的冲突都会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结束,但是只有在英国,国王和贵族始终不分上下,谁也不能彻底制服谁,结果形成长期的抗衡。
抗争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不断持续,于是就形成了历史传统:每当国王超出许可范围任意行事,贵族们就联合起来,在“权利”的旗帜下,向“暴君”要求自由,使国王就范。由于贵族对国王的长期抗争,“王权应该受到限制”的这个思想就慢慢形成了,最典型的体现就是被奉为英国宪政基础的《大宪章》,可以说这是英国自由的正式宣言书。
2、妥协
英国革命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作为结束的标志,是以妥协结束,以妥协而成功。
当时议会有两个政治派别,一个是辉格党,一个是托利党。面对解决专制王权和议会之间的冲突问题,本来势不两立的这两党却达成了一致。他们中的七位政治要人悄悄聚会,密谋派人把当时荷兰的统治者威廉请到了英国来,请他率领军队帮助英国人推翻专制统治,帮助扞卫英国人的自由。
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他们接受了之前议会发布的《权利法案》,这个《权利法案》相当于人民和国王之间的一个“契约”,也是英国宪政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英国革命,也就以“光荣革命”作为完成的标志,而这场革命说它“光荣”就是因为它不流血,是妥协的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
拓展资料: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
相同点:
(1)原因相同: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