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
麦哲伦是大航海时代一位著名的殖民者兼海盗。他坚信地球是圆的,只要从大西洋上向西航行,结果一定会从东面回到开始出发的地方,麦哲伦要做一次环球航行。所以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麦哲伦环球航行。遗憾的是,他也在这次航行中死去。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航行过程与关键事件
麦哲伦船队的主要目标是开辟一条西往东的航线,以寻找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航道。他们的路线规划涉及穿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然后沿着南美洲的西海岸向北航行,穿越大洋直到西班牙。
在航行途中,船队面临了许多挑战。他们遭遇了极度恶劣的天气条件,包括强风暴和恶劣的海浪。这导致了船只受损、人员伤亡和物资丧失。此外食物和水资源的短缺也成为了严重的问题,船员不得不采取节约措施和寻找新的补给点。
麦哲伦海峡之旅:船队成功穿越了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这是航行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在通过海峡时,船队遇到了剧烈的风暴和恶劣的水域条件。
马加兰湾的储备和修船:由于航行中的损失和困境,船队在菲律宾的马加兰湾停留长达数周,进行重要的修船工作并储备物资。这个过程中,船队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一些交流,并补充了一部分新鲜食物和水源。
太平洋上的困境:离开菲律宾后,船队进入了太平洋,并面临了漫长而艰难的航行。他们遇到了持续的风暴和风浪,导致船只损坏,物资丧失,并且人员健康状况恶化。食物和水资源的短缺也加剧了困境。
交流与冲突:船队在航行中与不同地区的居民进行了交流和互动。他们与菲律宾的统治者拉普拉普发生了冲突,并最终导致麦哲伦的身亡。然而,船队还与其他地方的居民建立了友好关系,并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
麦哲伦航海探险船队的首次环球航行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证明:地球是圆的,世界海洋是一个整体。从此,地圆学说便广泛流传,为世人所认同。麦哲伦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以顽强的意志、一往无前的精神指挥了首次环球航行,发现了沟通大西洋、太平洋的麦哲伦海峡,征服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开拓了一条从欧洲经麦哲伦海峡抵达亚洲东部的航线。
总而言之,环球航行把业已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推到了最高潮。首次环球航行在航海史上具有最重大的意义。这次航行从西欧出发。向西横渡了大西洋,绕过了南美洲,横渡了太平洋,穿越了南洋(马来)群岛,横渡了印度洋,绕过了非洲,回到了西欧。前后历时整整3年,行程8万公里(按皮加费培统计的14460里格乘以5.56公里。东西经过了360个经度,南达南纬52度(船队),北抵北纬43度(特立尼达号),航迹面积达4.22亿平方公里,这是人类历史上迄当时为止航程最长、历时最久、航迹面积最广的航行,它把15世纪初以来的大航海时代推进到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环球航行阶段。
拓展资料:环球航行的准备与船队组建
麦哲伦船队由5艘船组成,分别是旗舰“圣特里尼达”号,以及四艘辅助船只,即“维多利亚”号、“康塞普西翁”号、“圣安东尼奥”号和“圣胡安”号。
旗舰“圣特里尼达”号是一艘装备精良的卡拉维尔型船,属于西班牙皇家海军。它是船队的指挥船,搭载了麦哲伦作为船队指挥官。
辅助船只中的“维多利亚”号也是一艘卡拉维尔型船,由该船的船长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指挥。其他三艘船则是较小的卡拉维尔或卡拉克思型船。
食物和饮水:船队携带了足够的干粮、咸肉、鱼干、面包、豌豆和大米等非易腐食品。此外,他们也携带了大量的淡水和储存水的容器。
航海工具:船队配备了航海仪器如航海图、指南针、象限仪和航海日志等来导航和记录航行的方向和距离。
武器和防御装备:为了保护船队免受敌对势力和海盗的袭击,船队携带了火炮、剑和盔甲等武器和防御装备。
船舶维护工具:船队还准备了木工工具、船舶维修设备和防漏补丁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船舶损坏情况。
船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其中,麦哲伦是船队的指挥官,他是一名葡萄牙籍探险家,有着丰富的航海和探险经验。其他船队成员包括水手、航海士、船长、炮手、木匠和厨师等。
每个船队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船长负责指挥和管理船只,航海士负责导航和航海计算,炮手负责操作火炮进行防御,木匠负责船舶维修和建造工作,厨师负责供应食物和饮水等。
船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航行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确保船队的安全和顺利航行。他们需要耐心、勇气和团结,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航海技能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可能遇到的天气恶劣、食物短缺、船舶损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