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商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商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2023-11-06 17:24:34 507浏览

提起商朝的亡国之路,大家必然就会想起《封神榜》,想起残忍暴虐的商纣王。在历史上的历代亡国之君中,商朝的这位亡国之君无疑是名声最臭的。

商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商朝亡国之君是商纣王帝辛

帝辛,(?-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帝辛、商帝辛,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史称牧野之战。此战商朝大批俘虏倒戈,周军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台,投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商纣王帝辛的主要事迹:

1、征战东南

纣王在位期间,东夷叛乱,纣王派军队征伐,打败了东夷,把商朝的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也将中原文化传播向淮河、长江流域。

2、暴政暴君

纣王宠信妲己,对妲己言听计从,为了取悦妲己,做了很多劳民伤财,天怒人怨的事。

纣王嗜好喝酒,用酒填满池子,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这便是成语“酒池肉林”的由来。

纣王还发明了炮烙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烧死。

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姬昌将不利于商,于是纣王就把姬昌囚禁。幸好姬昌的下属找来美女奇物献给纣王,纣王才释放了他。姬昌获释后向纣王献出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才将炮烙之刑废除。同时,姬昌回国后,修养德行,推行善政,发展势力,为灭商积蓄力量。可惜还没等到灭商的时机到来,西伯姬昌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成为了周国国君。

纣王重用佞臣费仲、恶来,杀害忠臣比干,囚禁叔父箕子,导致商朝的忠臣们要么避世不出,要么投靠西伯姬昌的周国。诸侯们也与纣王越发疏远,不愿听从纣王的命令了。

3、身死国灭

终于有一天,姬发觉得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举行了孟津之誓,率领诸侯讨伐纣王。

纣王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结果被打败,纣王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姬发赶到,砍下纣王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

姬发又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商朝旧地,让他承续殷商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德政。

于是,姬发做了天子,成为了周武王,封殷商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内忧外困:商朝末年,内忧外困,形势极为危机。商朝的属国经过发展逐渐壮大,商朝的传统对手东夷也十分强大,不断压缩商朝的生存空间。

2、继承制度改革导致的宗室分裂:商朝早期的王位继承制度不完善,采取的是“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导致王位继承始终处于混乱之中,并最终酿成了“九世之乱”。从祖甲时期开始,商朝逐渐以“嫡长子继承制”取代原有的继承方式,同时通过简化祭祀将直系先王与旁系先祖的地位予以区分,此举虽然解决了王位传承问题,但却引发了商王与子姓贵族的矛盾。到了帝乙时期,为了加强商王的权威,甚至降低了旁系先王的祭祀规格,这对于重视鬼神祭祀的子姓贵族来说是个重大打击,结果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3、强化王室集权引起的贵族反对:商朝作为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当时除了宗室贵族之外,还有大量奴隶贵族。盘庚时期,由于商王朝多次迁都,已经引发贵族的离心离德,进而导致商朝君主的统治遭遇严重掣肘。到祖甲时期,他干脆废除了贵族公议制度,从而极大加强了君主集权,但此举无疑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4、纣王的改革失败:

商纣王帝辛是个强势的人,面对其他势力对自己的挑战,采取了强硬的态势。他多次派遣大军征讨东夷,几十年中经过数次大战,东夷损失惨重,商朝解除了东部和南部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的威胁。然而,要想组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就必须有足够的钱粮来保障,帝辛为了筹集这些资金,势必会增加收入来源,增加人们负担,要想顺利的搜刮百姓,就得改革旧制度,任用听命于自己的人办事,这又激化了商朝内部的矛盾。商纣王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他扶持的人又无法撑起当时社会的大厦。商纣王对内进行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他大胆任用恶来、飞廉、费中、左疆等并非旧贵族出身的人为大臣,他们本来没有机会成为商王朝的上层统治者,商纣王给了他们机会,他们更加忠于纣王。这种改革,直接让传统旧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他们开始逐渐走向纣王的对立面。商朝是奴隶社会,当时的文化话语权基本上集中于上层,并没有产生文化下移,纣王重用的非旧贵族人士,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他们并不太熟悉上层统治阶层的结构,在进行国家治理上,有很多政策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情况,他们无法替代旧贵族撑起商王朝的统治大厦,进一步激化了商朝内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