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三寸不烂之舌指的是谁

三寸不烂之舌指的是谁

2023-10-28 15:15:57 256浏览

“三寸不烂之舌”,是指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伶牙俐齿,嘴上的功夫很过硬、很厉害。用在日常生活中有褒有贬,多数为褒义词,用于赞颂人的口才好。

三寸不烂之舌指的是谁?

毛遂。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献《史记·平原君虞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毛遂的杰出人物。他是赵国人,以智慧和口才卓越而闻名。战国时期,赵国正与楚国展开紧张的外交谈判,双方关系紧张,谈判进程困难重重。在此紧要关头,毛遂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运用自己出色的口才和有理有据的论述,成功地说服了楚王,为赵国缓解了压力。

【三寸不烂之舌】

释义

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出处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例句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孔明笑曰:“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着我走。

【三寸不烂之舌典故】

魏国的张仪有一次受邀参加楚国宰相的宴会,等宴会结束后,楚相却发现自己最贵重的玉璧不见了。

这个时候有个侍从就猜测说玉璧应该是张仪拿走了,说张仪又穷又行为不端的,必定是他偷的。于是,张相便派人将张仪抓了起来,无论如何言行逼供,抄家,也没能找到玉璧。

张仪的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被打成这个样子,不免伤心的痛苦,谁知道张仪张仪最先做的不是安慰妻子,也不是自己的冤屈,而是问妻子“不要哭,不要哭,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这一问,妻子也被逗笑了,说到:“舌头还在你口里。”张仪说:“只要舌头完好,那就不要紧。”

后来,张仪也是凭着他无敌的口才加上政治才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演变到后来,人们用“三寸不烂之舌”这个谚语来比喻只要舌头不烂,就能凭借语言说服他人。引申为巧舌如簧地说服别人。

【毛遂简介】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

公元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俱备者二十人偕往,得十九人,缺一人,毛遂自荐请从。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大谈合纵,经过半日亦未能说服。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堂下,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平原君赞云“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为上客。

公元前228年,逝世。

毛遂自荐的典故: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

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

至楚国后,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后人将这段史实称为“毛遂自荐”,用于比喻自己推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