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载于《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
一问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原义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三不知:指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不知道),后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可作分句,含贬义。
成语出处:
文子曰:“君子之谋也, 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
“一问三不知”由句中的“三不知”演化而来。
有何历史典故?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不愿坐视晋国变强,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领军队到达淄水河岸时,遇到大雨。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滔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荀瑶见齐国军队来救郑国,知道情况不妙,下令撤退,并对手下说:“我知道打郑军的结果,不知道与齐军交战的胜算。”
与此同时,有个名叫荀寅的人对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准备把齐军消灭完。”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唉,君子谋事,对于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都要考虑成熟才能上报。而我现在对这三方面全不清楚就发表意见,怎能不碰壁呢?难怪我总是得不到信任,只身逃亡在外,全怪我不懂策略呀……”
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凯旋。
近义词:
一概不知、一窍不通、目不识丁、一问三不知、心中无数、不学无术、一物不知、冥顽不灵、不知所以、不得而知、空空如也、毫无所知、面墙而立、蒙在鼓里。
反义词:
1无所不知
解释: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出处:《列子·黄帝》:“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2有问必答
解释: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出处: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3知彼知己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一问三不知”看似是一种糊涂,其实代表着一种对外界的屏蔽,一种大智如愚的境界。
“别人的事,不知,是修养”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网友在上海打拼,她觉得自己的表妹不能安于现状,应该来大城市发展。
于是,在她的极力建议下,表妹辞掉了自己的安稳工作,来到了上海。
过了几个月,表妹因为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环境,找工作屡屡碰壁,直到后来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最后,只能恹恹地离开了上海,回到了老家。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网友感到很愧疚,和表妹也不怎么联系了。
网友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还招惹了埋怨。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他人的人生。
生活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我们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对于他人,少一点指手画脚,多一点不予置评,生活或许会更简单一点。
“朋友的事,不知,是智慧”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三五知己。
但即使再亲密的朋友,也需要留有距离,这是一种分寸感。
就像有些关于朋友的事情,无需事无巨细地知道,刨根究底问清楚。
这不是不关心朋友,而是给朋友留空间;这不是不在意朋友,而是尊重朋友的想法。
有时候朋友不和我们说,可能有他的考量和顾虑。
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多问,但当你想要告诉我的时候,我会认真听。
有时候,在他人眼里看来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在朋友看来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嘴,做朋友的堡垒。
知无不言,不一定是好事,谨言慎行,才是人际交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