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2023-10-19 17:21:15 598浏览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发展并成书于两晋,延及南北朝时期,最后消亡于隋朝。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政权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推行的官吏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1、在曹操统治的末期,做皇帝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但是中原的世家大族,不愿意放弃建立已有四百年的汉王朝,去臣服那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曹操杀害一帮名士,如杀死孔融,因为荀彧不同意给自己加“九锡”,让其自杀。在这样的压力下,世家大族不得不做出妥协,暂时臣服于曹魏政权,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2、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曹丕继位为魏王,想要进一步,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样就必须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为新朝的建立做好工作,对世家大族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当时的世族大地主尚书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的方案,而曹丕没有限制的就通过了。以这种方式进行妥协,获得世家大族支持,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3、在汉朝时,管理的来源为“察举”和“征辟”两种途径。察举是中央政府下诏规定政府所需要的人才性质,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要地方政府发现这样的人才推举上去。而地方政府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僚属,或者是中央政府直接从“布衣”或地方卑微的官吏挑选,给其官职,便是征辟了。这都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东汉末年统治崩溃,世族百姓大规模流动,脱离了原来的乡里组织。以乡、亭、里组织形式为基础“乡举里选”无法在执行。而为了吸纳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就用起了权宜之计,产生了九品正中制。

4、九品中正制,在州郡都设立了大小中正官,推荐本州郡的人才,依据人的品行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吏部选官则是根据,中正的“品状”来决定。起初设立九品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未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都是由世族充任,这样就必然会被世家大族所操控,最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世家大族有了垄断政治的工具,在政治上的力量愈发强大。

意义:(1)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主要是针对东汉末期的察举制度滥选的流弊。此九品中正制以九品论人才,吏部根据小中正及大中正所核定的人才调查表之等第和评语来斟酌任用,分别黜陟,这样一来,官吏之任用与升降有一客观的标准。(2)九品中正制下,有希望能避免结党营私之现象。东汉察举制在表面看来是很公平的,但在士风的影响下,官吏往往专举少年能报恩的人士以为日后党援,而朝廷上出现结党营私的现象。九品中正制将所有人士重新立品,将不良分子除去,避免党派的增大,而地方官吏全由中央委任,削去州郡守直接用人之权,这亦可避免其结党营私之弊。(3)九品中正制之另一优点是巩固中央集权,由于中正官是中央官员,是由中央直接委任的,选举权便复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汉代察举制行之日久,弊端逐生。汉代察举由郡国长官把持,“权门请托”与“矫情窃名”的流弊日深,至桓帝时,更相滥举,人为之谣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人才缺乏,全由虚伪的贡士风气造成,曹操欲救此弊,乃有用人“重才不重德”的措施,曾五次下求贤令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未可用作常典。故察举制度实不得不变,在兼顾乡举里选的旧传统下,遂有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其次,汉末丧乱,察举制无法推行。自东汉末叶,黄巾起义、董卓之祸以后,天下大乱,战祸蔓延全国,百姓颠沛流离,转辗播迁,过去西汉所实行的察举制度,选举多据乡评,人民既远离乡土,则乡评无所依据,连平时主持月旦评的乡人望也因战而不存在了。可见东汉末年的大动乱,使两汉以来乡选里举的察举制无法实行。改革选官制度已势在必行。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

“九品中正”制是适应士族阶级政治特权的要求所产生的。它本身就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

首先,考核评论者与提拔擢用者各行其是,叫做“明其叙分”,中正官的职权在于考察人物的行为事迹,分别其才能高下,审定其品级,称为“叙”,但不能提拔授官;对这些人物的升降使用大权则在吏部,叫做“分”。

这样,“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者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故徇私之弊无由惩革”(《文献通考》卷二十八)。评论者只管评论,提拔者只管提拔,职责不明,行贿受贿等现象便无法杜绝。

其次,是评价人物的品行才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评论者又只中正一人,连最初察举那点形式上的民主都没有了,他可以随心所欲,信口雌黄,“爱恶随心,情伪由己”。

所以“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通鉴》卷八十一)可见“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