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2023-10-14 16:30:11 430浏览

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也被称为春节或者阴历年,是我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纽带和文化符号。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任命为了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主持变法。同一年春节,王安石见到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一派新景象,于是就写下这首《元日》,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表达出了王安石对变法的信心,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诗歌第一句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第二句写春天的气息;第三句写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表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一居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2、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和家人团圆。在这一天,依然有人漂流在天涯,或者羁留在驿站,自己孤零零地度过这一夜。这种诗歌在唐朝很多,以高适的《除夜作》最典型。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是最欢喜的事情,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走向了衰老。

3、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样是漂流在外的情景,但是诗中的景象并没有《除夜作》的凄凉,而是蕴含一些积极的因素。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4、叶燮《迎春》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叶燮的这首《迎春》和王安石的《元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诗的前两句写春节时候的其乐融融、热闹非常的景象。三四句是议论:春天在哪里?一般而言春天在郊外,郊外的花开始开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到了。但是对于北方的人来说,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出现。不过,春节不就是春天的新气象吗?春节,千门万户贴春联,这就是春天的气息。

5、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773年,正是乾隆盛世时代,诗人除夕归家过年,对当时的社会景象做出了自己的看法。“千家笑语漏迟迟”在说除夕时候,千家万户,其乐融融,笑声不断,在此之中,不觉时间流逝。第二句,是“忧患潜从物外知”展现出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当时虽然是盛世,但是一些社会现象已经表现出了衰败的景象。最后两句,诗人自己独立市桥,思考社会问题,而别人无法理解,怀才不遇。

6、袁凯《客中除夕》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袁凯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常常客游外地,寄寓他乡。在除夕佳节的时候,也只能羁旅外地,在除夕晚上,感叹其他家的儿女逐渐长大,自己不断老去,感叹颇多。钟尚钧评价到:此诗将“今夕”和过去、他乡和故乡、儿女与妻子、社会与个人、作客与思乡,总揽于八句之中,包蕴深厚,以少写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

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活动,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发展壮大。在古代,春节被称为“元日”、“元旦”或者“新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正式定名为春节。而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以隆重而喜庆的方式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春节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信仰色彩,还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等习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期盼;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食俗则代表着团圆和丰收;燃放爆竹则象征驱邪避凶、迎接吉祥;除夕守夜和拜年则强调家人团聚和亲朋好友的祝福。

除夕和春节是中国民间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之一。早在古代,人们就通过舞蹈、击鼓驱鬼等仪式来庆贺新年,驱逐邪恶并祈求平安。而放雀、戴红绳、燃爆竹等习俗,则源于人们对抵御灾祸和迎接新生活的期盼。

春节还充满了欢乐和娱乐活动。在明清时期,除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外,各种杂耍戏剧也开始流行起来。玩猴戏、木偶戏、皮影戏等都成为喜庆气氛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让人们沉浸在快乐与笑声中。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春节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对家庭团圆、幸福生活以及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华人社区,每当春节来临时,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人们共同庆祝、互致祝福。

关于春节的习俗

1、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张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2、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桃符,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据研究,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用来驱秽辟邪,几经演变,于是有了现在的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习俗的一种,每逢新春到来之际,无论身处何方,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中国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有的地方的人们还会贴门神,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象征着大家对美好一年的祝愿和希冀,也烘托着新一年到来的欢乐氛围。

3、挂灯笼: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在古代,有条件的人家平时也会挂灯笼用来照明,但红色灯笼通常会在春节期间挂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红灯笼有鸿(红)运当头的吉祥寓意。每年春节,人们都会在门前挂起象征阖家团圆、生活红红火火的灯笼,直至元宵节过后才取下,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灯笼寓意十足,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在大街小巷。春节挂的灯笼,都是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话。灯笼的颜色一般是红色,红色和朱砂的颜色一样,而朱砂在风水文化中是驱邪除灾效力极强的宝物,深受人们的欢迎。

4、穿新衣:春节穿新衣,除旧气,代表着万事更新,新年新面貌。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除旧迎新,图个喜庆。

5、吃年饭:年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饭是每年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很多寓意。有的地方吃汤圆,寄托新年“团圆”、“圆满”的美好愿望;有的地方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6、吃饺子:吃饺子原是北方人的习俗,过年吃饺子有“更年交子”之意,是为了一年交好运。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都是取一年交好运的好意头。春节期间,民间都要吃饺子,寓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都要吃饺子。有的人家将消毒后的硬币包进饺子,谁先吃到,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

7、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在西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也称作“熬年”,各家各户吃完团圆饭,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民间传说中,每年春节除夕夜,“祟”就来到人间,专门摸熟睡小孩子的脑门,凡是被“祟”摸过的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为了不让“祟”伤害孩子,每到除夕这一天,大家便整夜点亮油灯或烧起炭火,跟孩子一起玩,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这就叫“守祟”。后来,人们觉得提起“祟”这个怪物晦气,又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就慢慢将“守祟”叫做“守岁”了。

古时守岁有两种寓意:年长者守岁,有珍惜时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如今,除夕吃完团圆饭,大家会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倒数迎新年,当零点的钟声响起,各家各户会放烟花和鞭炮,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8、放爆竹:爆竹又叫鞭炮,是春节传统民间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午夜交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响彻云霄。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寓意兴旺发达。

中国民间素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寄托迎祥纳福的心愿。

但由于现在环境因素,大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就有了电子炮竹来替代,模仿燃放时的声音和闪光度,增加节日氛围和仪式感。

9、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中国拜年之风,汉代已有。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腊月初八之后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正月初五以后走亲访友,称为拜晚年。

如今,拜年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受疫情的影响,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和视频拜年等形式越来普遍,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牵挂亲友和表达美好祝愿的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10、给压岁钱:压岁钱起源较早,但全国流行是在明清时期。

压岁钱最早称为“压祟钱”,相传“祟”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专对小孩子下手。大人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压“祟”钱,将其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有驱逐邪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