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苏联模式开始形成的标志

苏联模式开始形成的标志

2023-10-09 10:04:00 746浏览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苏联模式开始形成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式,它所采取的过于集中的体制,就是为应对严峻的战争威胁做出的选择。

2、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要求。

为了造就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应对突发性、大规模的战争,苏联必须大力发展重工业,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实行国家工业化。苏联政府借助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以掌控和使用有限的经济资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逐步形成中央高度集权、排斥市场机制的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因。

3、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斯大林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片面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如他机械地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看做始终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商品经济直接对立起来,不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商品;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这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退让;他把消灭剥削制度理解为包括消灭剥削阶级残余;否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

4、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沙俄曾长期是一个封建的军事帝国,专制主义特别是皇权主义根深蒂固。同时,苏联党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遗毒缺乏系统深刻的批判,这些都使得苏联模式不可避免的带有很深的历史传统的痕迹。同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和小农人口占多数的社会条件,国弱民贫的落后状况,激发苏联党和人民产生了加快发展、尽快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但同样的情况也会促使人们产生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倾向。

苏联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

1、经济上:

(1)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2、政治上:

(1)高度集权。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二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行政区划批准权、经济管理权进一步向联盟中央集中;三是党内最高权力集中于一人,逐渐形成了个人专权的状况。

(2)行政强制。

在重大事务、重大言论和重大决策中较多地采用行政强制手段。

3、文化管理体制上:

(1)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化教育事业。

苏联模式的弊端:

1、经济方面:

过分注重重工业发展,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政治方面: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政治权力过度集中,容易滋生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

3、社会方面:

教育和科技发展失衡,导致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发展滞后。实例:苏联时期,理工科类的教育得到了优先发展,而人文社科类教育则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