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来历和意义象征
马踏飞燕是一个东汉时期青铜器的名字,于1969年出土,文化内涵深刻,寓意丰富。在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的来历和意义象征
马踏飞燕来历: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含义: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马踏飞燕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现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既体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低蕴,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马踏飞燕的规格
文物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铜奔马微微地偏向一侧的头高昂着,前面头顶的鬃毛和后面的马尾一致向后方飘飞,浑圆的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三蹄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俗称飞燕),全身的着力点都集中在飞行的龙雀背上,形成了一种极富感染力腾飞之势。这一艺术形象不仅构思奇特、造型优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运动速度与整体平衡相统一的行空天马与飞雀。马踏飞燕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使之蕴含着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堪称青铜艺术的极品,充分表现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铸造技艺。
马踏飞燕是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
关于“马踏飞燕”的故事:
“马踏飞燕”的故事要从秦汉时期的中国讲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后,兴修了万里长城、陵园和道路等一系列建设,其中最着名的当属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个宝藏,其中的陪葬品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很多都异常珍贵。
“马踏飞燕”就是在秦始皇陵内出土的一件陪葬品,出土的位置在墓主人的东侧。这尊俑的骑兵身穿盔甲,手持仗剑,右脚踏向前方,左脚踩在一只准备起飞的小鸟上,步伐显得坚定有力,而马儿则在小鸟落地的瞬间屏住了气息。
“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秦俑中的一种,主要保存在西安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中。但是近年来,“马踏飞燕”这一形象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考古学思维,成为了广告、旅游等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