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国之君是谁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初称后金。从努尔哈赤建国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清朝开国之君是谁?
皇太极。
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的政策有哪些?
1、满汉一体。
天命十一年,皇太极继位后颁布《满汉别居令》,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主张,宣布“满汉一体毋致异同”,实行“编户为民”政策,下令将大多数汉民庄丁由庄田抽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汉民由农奴恢复为民户,即原有封建自由民身份,从而缓解了民族矛盾,社会逐渐得到缓和、安定。
2、发展农业。
后金进入辽沈以后,不仅当地汉人从事农业,连满族也把农业作为本业了。皇太极爱惜民力,停止修城筑墙,为的是“专勤南亩,以重本务”。他下令,所有村庄田土,八旗既已稳定,以后就不要变更了。对庄民的财产及所养牛羊鸡猪等,都不准任意妄取。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3、完善机构。
天命、天聪年间没有监察机关,崇德年间皇太极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有清一代,满蒙的结合,早比满汉更紧密。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又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皇太极任命满洲、蒙古、汉人担任承政,每部三人,以下皆参政。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七月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皇太极的继承人是谁?
清世祖顺治。
公元1643年8月,清朝的建立者皇太极突然去世,随后,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福临继承了皇位,福临的年号为顺治,这就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是清朝一朝三祖中的第二个祖,也是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的第一位皇帝。
康乾盛世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康乾盛世的时间是从公元1681年到公元1796年,封建王朝的康乾盛世共持续了一百一十五年。康乾盛世开始时的标志事件是康熙亲政时平定三藩,康乾盛世结束时的标志事件为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其次,从皇帝的继位者来看,康乾盛世并非是特指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在的时期,其范围还应该囊括了雍正皇帝,所以康乾盛世又被称作是康雍乾盛世,之所以省略了“雍”,是因为雍正继位时间较晚,在位时间较短,但这并不能抹杀雍正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1、经济上,全面恢复明末以来遭受残破的经济,大力发展农业,为盛世的到来准备了丰厚的物资条件。从顺治开始,特别是康雍乾三朝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业为国本,极力发展农业经济。这集中地体现在康熙所表述的思想。
2、政治上,清朝入关,首要整顿吏治,从严整顿,大得民心。明末吏治腐败,是其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扫除明末以来的贪风和颓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坚持国家大一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边疆,消除边患。
3、在思想文化领域,康雍乾三朝牢固地确立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兴学校,办教育,培养大批人才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整理典籍,大量编纂如《四库全书》等为时代标志的图书,实集传统文化之大成,这对盛世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