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顺序

2023-09-18 16:58:59 380浏览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才被废除。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顺序?

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4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举的历史背景:

科举起源于隋唐时期,但真正兴盛和成熟是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其基本原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官员,以确保政府的高级官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才能。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拔人才,消除世袭和贵族特权。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

科举制的产生根源在于当时的朝廷急于打破当时的固有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方法。从汉朝时期到魏晋南北朝,官员的选拔的一大部分权力一直都是牢牢的把握在贵族的手里。甚至有些朝臣由于一直把持着人才的选拔,使得这些朝臣的势力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豪门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寒门世子无法出头,这就使得朝廷的官吏选拔制度无法继续,这时的皇朝急需打破曾经的方法,增强皇权。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读书学习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下降。在隋唐以前,读书的成本十分高昂,普通的人家根本无法负担起读书所需要的花费,读书就变成了上流社会独有的一种特权,这时候朝廷的选拔人才的范围十分狭窄。

而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读书的成本开始下降,这就使得寒门学子逐渐看得起书,更加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产生:

虽然科举制度真正的起源是在隋朝时期,但是科举制度真正产生的时间是在唐朝,和之前的历朝历代相比较,唐朝的选举制度更加的完善和具体。科举制度有着以下的特点:

1、参加考试的考生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参加考试,也不再需要当朝的官员们进行推举了。

2、考试的整个流程十分规范,对于成绩的确定更是需要严格的确认。

3、进士科为科举制度主要考取的科目,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考试,考生按时去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科举制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我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了官吏的文化修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③士子通过科举获得政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科举制度统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2)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①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②促进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

③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④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了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思想。

(3)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①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

②考核策问与诗赋,有利于检验人的能力;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考试制的国家。

二、消极影响: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制度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1)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

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2)科举制度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①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

②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③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考上。

(3)科举制度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①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②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形成了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

③形成了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思想长期束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