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指的是谁
“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苏门四学士指的是谁?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苏轼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在文学艺术多方面都有令人惊艳的建树和深远的影响,无论当时还是他去世以后的近千年时间里,苏轼都拥有无数的拥趸和读者。
在苏东坡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的是这四个人,而最早把这四个人并称的也是他。苏轼在《答李昭玘书》中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领袖,其目光自然很是独到,而能够进入他法眼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但是,即使是千里马,也需要有伯乐来赏识,正是由于苏轼的推举和赞赏,这四人才很快名满天下。
2、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比苏轼小八岁,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中进士,历任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別驾、黔州安置等职,宋哲宗时召为校书郎,后擢为起居舍人,绍圣初年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诗、词、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其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其词与秦观可有一比,书法更是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和黄庭坚的关系算得上亦师亦友,黄庭坚对苏轼始终充满敬佩,一直坚定地追随着苏轼。苏轼去世后,黄庭坚悲痛不已,在自己的房间里悬挂了苏轼的画像,每天以学生身份向着画像焚香行礼。
3、秦观,原字太虚,后改字少游,江苏高邮人,他比苏轼小十二岁,少时聪颖 ,博览群书,抱负远大。宋神宗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苏轼从密州到徐州任职,秦观很早就崇拜苏轼,于是便前往拜谒,分别时秦观写了一首诗《别子瞻》,其中有两句: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次年,他应苏轼之情,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宋才。”期间,秦观与苏轼同游吴江、湖州、会稽等地,两人友谊进一步加深。在苏轼的劝说下,秦观开始发奋读书,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当年,二十九岁的秦观平生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满怀信心和希望参加了考试,最终却无缘登第,于是,他“杜门却归,日以读书自娱。”三年后,秦观再次应试,依旧名落孙山,几年内两次考试失利,让秦观心境更加忧愁悲郁,苏轼也为他抱屈,并作诗写信勉励他。
宋神宗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苏轼途经江宁,向王安石力荐秦观,在两位文坛前辈的鼓励下,秦观决心再度赴京应试。元丰八年即1085年,秦观终于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已37岁,算得上大器晚成了。及第后的仕途,也不是秦观想象的那么顺利,及第次年,秦观被任命为蔡州教授,他原以为从此可以平步青云,得以重用,不料过了五年才被召至京师,先后任命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此时,苏轼也自扬州被召回京师,秦观任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国史院,至此,苏轼和苏门四学士实现了京城大会师,成就了一段文坛盛事。
4、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巨野县)人,比苏轼小十六岁。据《宋史 ▪晁补之传》记载: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音que)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由此可知,晁补之生于仕宦之家,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他聪敏强记,日诵千言,很小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可谓少小成名。
宋神宗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晁补之的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看到钱塘江风物盛丽,山川秀异,写了《七述》一书,此时,正值苏轼任杭州通判,苏轼喜欢杭州美景,心有感触,想作文记之,晁补之以《七述》一书谒见苏轼,苏轼读后感叹:吾可以搁笔矣。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甚远,必显于世。晁补之因此名声大振。这一年,他十七岁。
苏门四学士的背景来源:
1、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2、“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3、同时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