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舒婷致橡树原文

舒婷致橡树原文

2023-09-13 11:13:14 316浏览

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大量发表诗歌作品。

舒婷致橡树原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的创作特点:

1、意象的运用

朦胧诗人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为象征化、意象化、立体化,诗人通常把自己的生命意志融汇之中,期望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并以此寄托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善用意象,创作诗歌常通过意象表达出她独特的女性情怀和对爱情的认识。

例如她在《双栀船》中写道:“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在这首诗中的一盏灯代表着理想,另一盏灯代表着对爱情的渴望,通过意象的运用,完全展现出了她心中的情感。

不仅如此,舒婷所采用的意象还具有双重性,能同时流露出古典性和现代性,比如《双栀船》中“雾打湿了我的双眼”,借“雾”来暗示当时迷茫无助的灰暗心情,而在古代诗词中,“雾”通常也代表此意境,因此舒婷的诗歌中会流露出古典的意蕴。而舒婷本身也具有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在《致橡树》中,她表达出一种希望恋人之间势均力敌的爱情观,因此,舒婷诗歌的意象表现出双重性的碰撞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中真实又细腻的情感。

2、多重情感表达

朦胧诗派作为一个诗歌流派,不同的诗人在艺术主张和创作成果上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形态,但诗人们都会在有限的创作篇幅内,借助一些不合常规的意象或创作手法,营造某种氛围或者构建某类情绪,给读者传达出无尽的深意。

舒婷的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不是开门见山,而是通过多种相关意象委婉地表达情感。例如在她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用了四个意象群,组成复合的抒情载体,写出了一代人从迷茫、沉思、激动的心路历程。几组意象相互联合,相互烘托,表达了对祖国的贫困和遭受的劫难所引起的悲痛和赤忱。

3、悲欢交融

朦胧诗的独特在于表现思想观念和情绪的复杂性和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模糊性,正是朦胧诗人们这种热衷“隐”着说话的方式,一度被划入现代派的行列。在舒婷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以布满对立的形态出现,展示出悲欢交融的自我。

在她所创作的《会唱歌的鸢尾花》中,表现出了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当她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时,她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沉思的我”和“沸腾的我”,显示出了心理矛盾的激越斗争。她的诗歌中,普遍存在着对人性的探索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