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惯性定律是谁提出的

惯性定律是谁提出的

2023-09-11 11:30:09 356浏览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表述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惯性定律是谁提出的?

1、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个定律,即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石。其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是其中的第一条。

2、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重要的力学定律,它给出的惯性系,是牛顿质点力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第二、第三定律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只对惯性系成立,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缺少的,是完全独立的一条重要的力学定律。

斜面实验:

伽利略非常擅长把实验和数学结合在一起,他研究运动学的方法既注重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他对光滑斜面的推论是通过实验观察,并推论得到的。由于完全光滑的斜面在现实中是不存在,因此理想斜面实验属于伽利略的逻辑推理部分。

1)光滑斜面的推论

现实中,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时,速度减小。

由此伽利略推论,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愈来愈慢,最后停下来。伽利略认为,这并非是它的“自然本性”,而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愈光滑,球便会滚得愈远。于是他推论,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2)理想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实验如右图所示,让小球沿一个光滑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下滚,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达到与原来差不多的高度然后再下滚。他推论,只是因为摩擦力,球才没能达到原来的高度。然后,他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就会滚得更远。

于是他对斜面平放时的情况进行研究,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滚下去。这就是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不受力,它就将以这一速度匀速直线地运动下去。

惯性定律的独立性:

1、牛顿第一定律是完全独立的基本定律,它的独立性表现在:

1)确定了惯性参考系,并引出了逻辑循环论证,这是公理体系的表现,任何学科的第一命题都要具有此特性。

2)指出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建立了惯性的概念。

3)它的否命题揭示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首先,牛顿第一定律为第二定律准备了概念(力、惯性质量、惯性系)并定性阐明力和运动的关系;其次,第一定律主要说明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不受外力作用和物体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不是一码事,因此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