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天苍苍野茫茫的全诗

天苍苍野茫茫的全诗

2023-09-07 17:29:52 293浏览

只要是背过唐诗的,对这句“天苍苍,野茫茫”就一定不会陌生。这句出自于南北朝的《敕勒歌》,描绘出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天苍苍野茫茫的全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3)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4)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5)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6)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7)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8)见(xiàn):同“现”,显露。

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 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赏析: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敕勒歌》的诗人是谁?

《敕勒歌》基本上被定为没有作者。因为人们的口头相传,早已忘了作者是谁。据史书记载,《敕勒歌》为北魏时期敕勒人斛律金所作。《乐府广题》一书中记载:“其歌本鲜卑语,易为其言”,因而又有人认为是经斛律金翻译成汉语的。我们认为,这样一首千古传唱的优美诗篇,总是经过数代人加工提炼而成的,其中斛律金就是作者之一。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鲜卑族民歌,应该是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人的集体创作,口口相传,反复修改,找不到第一作者了。而且翻译成汉族语言后时又经过汉族民间歌手再创作,最后写成汉族文字印成书书时又经过汉族文学家润色,这才成为千古绝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鲜卑族原创又经汉族再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