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性格特点
谈到《三国演义》,不能不说曹操。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曹操的文学形象与民间形象不甚伟岸,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
曹操的性格特点:
1、狡猾奸诈。
这一性格在青少年时期就有明显的体现。曹操的叔父见曹操游荡无度,就向曹操的爸爸曹嵩进言,想让曹嵩严加管教。于是“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这样一来,曹嵩再也不相信弟弟的话了。这应该是曹操的奸计第一次得逞吧。
2、生性多疑。
“多疑”最明显的体现当然在于误杀吕伯奢一家了。曹操刺杀董卓未果,在逃亡过程中,与陈宫借住于曹嵩的老朋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去买酒,曹操忽然听见磨刀声,于是曹操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窃听到的是“缚而杀之,何如?”(其实是想杀猪待客)结果误杀全家八口。如果说这勉强算是误杀,那么在杀人后,与陈宫匆忙逃跑时,撞见吕伯奢,又骗而杀之,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了。而且,曹操还在此时留下一句难以推翻的罪证,那就是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多智多勇。
当董卓横行无忌时,是曹操勇敢地站出来,借献七星宝刀为名,欲行刺董卓;被董卓发现后,又急中生智,诈称献刀,从而免遭杀身之祸。
曹操讨张绣时,路上军士都口渴难耐,于是曹操举鞭虚指“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 ,“口皆生唾,由是不渴”。曹操不可能说清“望梅止渴”的科学道理,但是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凭一句话暂时解决百万大军的饮水问题,可谓聪明之极。
4、善于识人。
最能体现这一性格特征的莫过于“青梅煮酒论英雄”了。刘备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英雄,曹操一一反驳,而且十分中肯。他说袁术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袁绍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 “虚名无实,非英雄也。”孙策“孙藉父之名,非英雄也。”;刘璋 “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谈到张鲁等,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最后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更是见识非常。
5、善于用人。
先说说他的婚姻。他的妾氏卞夫人出身倡家,但她出身虽差,人品极好,做人非常地低调,她也给曹操生了两个好儿子,曹丕和曹植:一个是魏国开国皇帝、一个是建安文坛的中流砥柱。
曹操的人物成就:
1、政治方面
曹操致力于恢复汉室的宗庙社稷制度,恢复东汉的统治秩序,不肯代汉自立。为此,曹操唯才是举,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借此改变东汉末年腐败的用人制度。此外,曹操重视社会教化,颁布《劝学令》《整齐风俗令》等,兴修教育、摒弃恶习。
2、经济方面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尤其以袁绍的统治地区更为严重。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针对袁绍弊政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发布《蠲河北租赋令》,减免刚刚经受战乱的河北地区一年租赋,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河北地区百姓的负担,有利于河北地区经济的恢复。
曹操认为土地兼并盛行与豪强地主逃税漏税、隐匿人口的现象猖獗,以致国家税收减少。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颁布了《抑兼并令》,规定各地官员清查土地,统一税则,依据田亩多少缴纳地租,依据人丁多少缴纳户税,由各地郡守进行监察。此令一定程度缓解了东汉以来土地兼并,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税漏税的现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曹操获得民心。
3、文学方面
曹操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歌继承了汉乐府诗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创写新内容,以当时社会现况为写作题材,创作了许多新作品。
曹操的古今评价:
1、汉
东汉名士桥玄认为曹操有济世之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东汉末年名士何颙认为曹操是扶持汉室的重要人物,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2、魏晋南北朝
《三国志》作者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高度评价了曹操,他认为曹操是当时的超凡人才,他评价道:“亦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南匈奴国主刘渊认为高度评价了曹操,他说到:“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3、隋唐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曹操对汉室有匡扶之功,在汉室最艰难之时扛起了大任,他说道:“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杜牧称颂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他说:“注曹公所定孙武十三篇行于代”
唐朝诗人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称赞了曹操的文采,他说道:“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为”。
4、近现代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他说道:“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认为曹操是有功也是有罪的人,他评价道:“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