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2023-09-06 11:12:03 386浏览

“马革裹尸”的成语出自于一位东汉的名将,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满腔爱国的壮烈情怀。了解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成语本身的认识。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援

释义:马革,即马皮;指的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近义:战死沙场、粉身碎骨、决一死战。

反义:临阵脱逃。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的典故: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他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兵平定了边境动乱,威震南方,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公元44年,马援打了胜仗返京洛阳,受到各方亲朋好友的祝贺。其中,有位谋士名叫孟翼,也向马援送上几句恭维之话。马援听后,责备孟翼随波逐流,一味的说夸奖他的话。孟翼听了十分尴尬,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又拿自己和汉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比较,希望孟翼能教导自己如何长久保持下去。马援立志做个好男儿战死在边疆荒野,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孟翼听后,深感马援豪迈爱国,赞叹他的大将风范。一个月后,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马援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成语马革裹尸,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主要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马革裹尸和赴汤蹈火的区别:

马革裹尸的意思用马的皮裹着尸体。人已经死了。是实实在在战斗在疆场,最后战死。

赴汤蹈火是进入热汤中跳入火中。这只是一种比喻,实际未必这么做。是干什么事情前的决心。可以说是赴死的决心。但实际并没有死。

一个是既成事实,一个是事前决心。这是本质区别。

如何用“马革裹尸”造句?

1、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2、大丈夫应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岂能庸庸碌碌,寿终正寝?

3、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4、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追随自己的信仰,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

5、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6、金鳞本非池中物,马革裹尸恩情负。

7、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8、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