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明朝的首都

明朝的首都

2023-09-06 10:40:15 575浏览

说到大明王朝的首都,众所周知的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都城所在地位于今南京市,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篡位成功之后,迁都自己为藩王时的封地北平府,定都后更名北平府为顺天府。

明朝的首都:

1、明朝有两个首都,最初的都城是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朱棣称帝后迁都顺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湖北钟祥并非明朝的都城,却有一座明皇陵。

2、众所周知,北京有明十三陵,里面葬着明王朝的十三位皇帝,包括那位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帝朱由检。南京有明孝陵,里面葬着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凤阳有明皇陵,里面葬着朱元璋的父母、也就是明仁祖朱五四夫妇并陪葬着朱元璋的几位兄嫂。盱眙有明祖陵,里面葬着朱元璋先祖的衣冠……除此之外,在北京的玉泉山北麓还有一座由亲王园寝升格而来的帝陵——景泰陵,里面葬着景泰帝朱祁钰。

3、在湖北钟祥还“藏”着一座明王朝的帝陵——明显陵,这座陵寝的主人是明王朝的兴献王朱祐杬。亲王为何能够享受帝陵待遇?原因很简单,朱祐杬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他的儿子不是别人,为了“修仙”而避居西内二十多年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明朝的疆域:

1、北方

明初在外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为边防前线,包括东胜卫、斡难河卫、开平卫、大宁卫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永乐以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致使边境逐渐南移。明中期,随着蒙古复振,北方边境再次内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九边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当时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2、东北

朱元璋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1411年设奴儿干都司,  共辖130多个卫所。  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  ,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晚明,后金崛起后逐渐进占辽东。 

3、西北

明初于西北先后设有哈密、沙州  、安定、阿端卫、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等卫。明朝前期,西北疆界涵盖今新疆东部哈密一带。 

4、东南

1553年葡萄牙租借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葡萄牙人要向明政府交付租金,明朝依然拥有澳门主权。 

明朝的军事: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明朝的经济:

1、农业

明代中后期,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江南广东一大片原来产粮区由于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来生产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而成为粮食进口区,其它一些地方则靠供给粮食成为商品粮食出口区。  长江三角洲一带是当时桑、棉经济作物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步,但是粮食有些地区不足,各区域之间经常调剂粮食。但整个区域仍有不足,须由湖北、江西、安徽运入,所谓“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栗”  。

2、手工业

明朝最早开始繁荣的手工业是棉纺织业,早在明初时候的江南,手工业便已经相当发达,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以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明朝中后期,随着京城的北迁,中原地带和华北地区,特别是环渤海湾一带,手工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3、商业

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明中叶以后,国家对商税的征收,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来源。仅以钞关为例, 1502年全国钞关收入折合白银约八万两,在当年太仓收入中约占百分之三左右;1597年达四十万七千五百两,约占太仓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见明朝商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