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鲁智深圆寂时的一首诗

鲁智深圆寂时的一首诗

2023-09-01 17:04:53 794浏览

鲁智深,原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最受人喜爱的一名好汉,出场时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下面一起看看鲁智深圆寂的故事吧!

鲁智深圆寂时的一首诗?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圆寂之前,写下这样一首诗《偈》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首《偈》的大概意思是:我平生做人并不做善事,只喜欢杀人放火。现在却忽然顿时领悟到名利都只是虚妄,在这时挣脱了名利的束缚。自己的困惑像被汹涌的钱塘潮席卷而去,知道了自己是谁,并且也明白了人生的根本。

相关情节:

鲁智深是在生擒方腊以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了。

鲁智深很相信他的师父师智真长老。智真长老早在五台山就说过鲁智深可功德圆满,并留给他四句偈言:逢夏擒,遇腊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当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听到钱塘江潮水,原以为是战鼓。小僧人告诉他这是潮信,猛然听见潮信二字,再联系自己擒夏侯成、捉方腊的经历,鲁智深恍然大悟,而后鲁智深沐浴更衣,法堂焚香,而后坐在禅椅上就圆寂了。

鲁智深为何圆寂?

一,鲁智深圆寂是角色使命的需要

鲁智深是水浒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读者喜爱。作者用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完美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英雄人物。这个人物在水浒中出场很早,一直推动着故事的整体发展,直到最后的故事大结局,鲁智深基本完成了自己在小说中的角色使命。在整部水浒中,鲁智深战功赫赫却又行侠仗义、淡泊名利,这也是一种功德圆满。

二,鲁智深圆寂是佛家使命的需要

作为一名不守戒律的佛家弟子,鲁智深似乎与佛教宗旨格格不入,但是,他时刻坚守着纯洁的内心。善良是他的本根,侠义是他的本心,利他是他的本质,鲁智深用从不为己、专门为人,诠释了佛家“我入地狱”的真谛。另外,佛家十分看重机缘。鲁智深能进入佛门是一种机缘,擒拿方腊是一种机缘,闻潮信而顿悟也是一种机缘。正因为在这多种机缘和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鲁智深才会达到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完成了佛家弟子的神圣使命。

三,鲁智深圆寂是艺术感染的需要

鲁智深闻潮圆寂,是一种浪漫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让人在悲剧中看到希望。这种写作手法利用环境烘托,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用动态的潮水、巨大的声响、诚信的比喻,反衬出圆寂的顿悟、死亡的落寞、生命的渺小,成功营造出了一种神虚无缥缈的神秘氛围,让读者从惊心动魄的故事发展中感受到唏嘘不已的心理落差,也给读者展现了超乎寻常的想像空间和深刻深厚的文化内涵。

鲁智深的主要情节?

一、拳打镇关西。为了给金家父女报仇,去肉铺惹镇关西,成功激怒以后,提着刀追他,两人大打出手,他看好时机,把他踢到压在身下,抡起拳头,只用了三拳就把对方打死了。之后只怕惹祸,于是诈死逃了出去。

二、倒拔垂杨柳。在他出去避祸,又被赶到相国寺看管菜园,但每天惹事还喝酒,常常喝到半夜,又因为被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声吵到心烦,在弟子们打算搬梯子上去拆窝的时候,他来到树下,打量了一下,衣服脱掉弯下腰,双手把树抱住,腰一用力就把碗口粗的树一把连根拔起。

三、大闹野猪林。他的好友林冲被发配沧州途中,被奸人绑在树上想要打杀的时候,他从树上跳下来,直接把两人降伏。之前一直在暗中保护,这才及时把好友救了下来,割断绳子,扶起好友,一路安全护送到了沧州,两人才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