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
《盘庚》三篇,是《尚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一般认为,它是盘庚当时的演讲辞。
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
1、《商书盘庚》
2、盘庚在恳挚的讲话中突出了天命的不可违抗,他反复征引“古我先王”“恪谨天命”来训诫百姓,以证明迁都的合乎天命,平息不满情绪。这样的说法在神权与君权相结合的奴隶社会是极为有效的。讲话中严厉地批评了大臣们庸于职守,没有把自己的深远用意传达给百姓,以至于造成人心浮动的局面。并且严肃地指出,如果继续这样不负责任,就会耽误耕种,导致粮食无收,这在农耕社会是很严重的后果。
3、盘庚很生气地说:而这样的后果完全是你们咎由自取,和我盘庚毫无关系。之后,盘庚引用迟任的话:“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并称引旧臣和先王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取得的好的政绩,语气明显缓和下来。鼓励臣子和自己团结一心,同甘共苦,谨遵职守,努力工作。还慷慨陈词:“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体现了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古代政治家的风貌。总之,讲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4、商朝在迁殷之前曾经十三次迁居,但自从盘庚迁殷之后就安居下来,不再另迁别处,可见盘庚力排众议,主张迁都此地的决策之英明。而盘庚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迁都大计,《盘庚》三篇的号召力显然也是不容忽视的。盘庚迁都之后,殷商王朝走出了政治上萎靡不振的局面,走上了中兴的道路。
叙事之最的先秦散文是:
1、《左传》
2、《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3、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54年(鲁悼公14年)(另有说法为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
4、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左丘明的简介:
1、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2、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3、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