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苏门四学士是谁

苏门四学士是谁

2023-08-23 17:14:09 275浏览

北宋的文坛,苏轼当然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不管是他的诗文还是豁达,都给了后人无数的启发。而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当然不能没有学生,他的学生总人数可能不在少数,然而其中也有四个最为出色的,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这苏门四学士都是哪几位?

苏门四学士是谁?

在《答李昭玘书》中,苏轼曾经表示:“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久而久之,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这四位颇受苏轼推崇,又都被苏轼用心培养、提携的文人便被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着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济州巨(今山东县名)人。年十七,随父宦居杭州,著《钱塘七述》,为苏轼所赏,由此知名。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及第。后因元祐党籍,摘管信州酒税。大观四年,卒于泗洲官舍。有《琴趣外编》词集,笔锋凌厉,时有奇气。

晁补之是个“学霸”型人物,26岁考中进士,随后又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考试,都是第一名。“学而优则仕”,晁补之踏入官场,先后当过澶州司户参军、校书郎、礼部郎中、达州知州、泗州知州等官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但他跟苏轼的师生关系,给他留下了保守派的烙印,让他受到党争的倾轧和排挤,仕途多有起伏,屡遭贬谪,在政治上没有太大的建树,58岁在泗州任上病逝。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出生在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考中进士后,历任临淮主簿等职务。

元祐元年(1086年)通过制科考试后,张耒被任命为著作郎、秘书丞和史馆检讨。在宋哲宗绍圣初年,他担任了直龙图阁学士和知润州的职位。而在宋徽宗刚刚登基时,张耒被任命为太常少卿,并被列为元佑党籍。然而,他多次遭到贬谪,最终定居在陈州,并自称宛丘先生。政和四年(1114年),张耒去世,享年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