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作者是谁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作者是谁

2023-08-22 17:47:03 282浏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赞颂辛勤育人的园丁,鞠躬尽瘁,也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教育者。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作者是谁

唐代的李商隐。

出自《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独具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无题诗,这些无题诗可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述对于这首《无题》诗,清代几位诗评家虽看法各异,但却都不承认它是一首爱情诗。但不论是看它的文辞、笔致,还是研究它的意境、感情,这首《无题》确是描写男女爱情之作它描写的是相见不易,别更难舍的痛苦,表现了恋人间缠绵而坚贞的爱情。

首联直抒胸,表达了与恋人相见困难,相别也不易的凄苦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想当初要见一面曾经历尽艰难,到别离时就越觉得熬煎,确使人柔肠寸断,凄苦难言了。前一个“难”字指出两人相见的不易,后一个“难”字却揭示了两人情感的痛苦。这一句显得感情绵邈深沉,语言巧妙多姿。“东风无力百花残”,想当初相会时,东风劲吹,百花怒放,连大自然也仿佛为这对恋人难得的聚会欢欣鼓舞:如今,东风无力,百花斕零,那景象又似乎在为两入的分手而低衰伤了。“无力”二字,写出了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写出了双方的极不情愿。

领联写两人分手之后,诗人对恋人的坚贞盟誓。“春蚕到死丝方尽”,诗人用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丝”既是谐音,以“丝”谐“思”,又是喻意,以“蚕丝”喻“情丝”。蚕丝无尽,这相思也就无完。这是刻骨铭心的柔情,也是坚贞不变的信念。“蜡炬成灰泪始干”,拿蜡烛的自我煎熬来比喻心情的焦灼苦闷。蜡炬自煎,一腔热泪长流,直至身成灰烬,表达诗人九死不悔的痴情。这一联笔力所聚,对仗工整,比喻贴切,语奇情深,抒写至死方休的爱情,精警感人,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力量,而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

上面两联写诗人自己,颈联写恋人。想象着对方别后的生活,以反衬自己的刻苦相思。“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在痛苦思念的折磨下,一朝起来,突然发现乌黑的浓鬓变白了;夜晚,在月光下孤独地吟咏着柔情蜜意的诗章会感到多么地凄清和寒冷。一个“愁”字千锤百炼,怎能不悄然心惊,怅倜不已呢!诗人逆转笔锋,写恋人别后的生活处境,为恋人着想,越发真切地表达出诗人一片深情。

尾联倾诉男主人公的希望,思念之情达到顶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传说是东海的仙山,这里指恋人的住处。心上人即使隐于蓬菜仙境,又能有多遥远?又怎能阻碍我这万般思念的心?我可以请求王母娘娘的“青鸟使者”,替我打探她的下落。只要知道她的行踪,我也会驾万里长风,旋即飞抵她的身边,再次相逢。至此,诗作戛然而止。“青鸟使者”的回音若何?留下无穷的回味。这一联所写是一种美好而强烈的愿望,既把主人公别后相思之情写足又使全诗点染了美丽的神话色彩,文情奇丽,诗意婉曲。

这首诗表达了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