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孟浩然《初秋》

孟浩然《初秋》

2023-08-22 17:22:54 372浏览

《初秋》是唐代诗孟浩然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让我们在感受诗人平和心境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浅秋的魅力无限。

孟浩然《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孟浩然《初秋》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作品赏析:

1、孟浩然一首初秋诗,把我们带进了清风习习的浅秋。

2、前两句“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不知不觉进入初秋,夜晚变得更长了,清风徐徐使凄凉之感越来越浓。后两句“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夏虫已不再叫了,该看书的时候就在书斋里安静地看书,该散步的时候就在附近游走,台阶下的草从中闪现着露水的光华。浅秋如歌,它是岁月落下的最轻最浅的一笔,却无意中勾勒出心底那一缕久违的纯净。

3、诗歌描摹初秋景象,所写均是寻常所见,却有无限韵味深含其中,诗人静静享受大自然的灵动变化,感觉着世界的奇妙虚幻,在诗人的心中,流动着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晚年隐居,又称之为“孟山人”“鹿门处士”。

孟浩然早年隐居襄阳,有志用世,曾干谒公卿,无人援引;赴京科举,落第而归。宦游长安之际,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贬至荆州的张九龄辟为从事,因背疽发作而辞归,而后寄情山水,归隐终身。

孟浩然的诗歌成就:

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先驱

山水田园派主要以歌咏自然山水、田园生活为主,是盛唐诗坛极为重要的一个流派,代表者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孟浩然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其原因不仅是他开盛唐山水田园派风气之先,更是因为他对唐代之前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有着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孟浩然吸取了《古诗十九首》的淡隽,从而构成了质朴自然、清水芙蓉的艺术风格,这对后世同流派的诗人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2、“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孟浩然创作的诗歌作品以五言为主,内容除了山水田园题材之外,还有自己漫游、隐居、羁旅时的心情。虽一生仕途受挫,可他的诗中很少有愤世嫉俗之言,而是偏重于自我感官与感受的表达,就连干谒求仕之诗,也极为委婉含蓄、自然冲淡,无其他人的恳请之意。

3、清淡的诗风

孟浩然的一生,几乎都在盛世中度过,家有恒产,生活闲适,除了仕途遇挫,几乎没有波折。这样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他诗歌深度的不足,却也形成了清淡自然的诗风。

明代胡应麟说:“孟浩然之诗,清而旷。”王士源说他的作品“制思清美”。“清”所呈现出来的最明显的艺术效果,便是超尘脱俗。比如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有句“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远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寻常事,寻常物,在孟浩然笔下,清韵全出,便“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4、别具一格的诗体

孟浩独特的诗体,多体现在对偶的运用。五言律诗至盛唐趋于成熟,中间两联须对仗,然而在孟浩然的五律作品中,有近十首偷春格,也就是首联对仗而次联不对。

另外还有十几首蜂腰格,也就是整首诗只有颈联对仗。一般而言,律诗的第三联必须工对,但孟浩然颈联不对的作品也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