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提起《孙子兵法》,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被誉为第一“兵家圣典”,像“谋定而后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也被誉为中国十大军事家之首,历代军事家都对他推崇备至。
孙武简介: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逝世于公元前470年,表字长卿。孙武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出生于齐国乐安。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文字记载,孙武的祖先为陈国王族陈完。19岁之前,孙武都在齐国故乡专心治学研究,没有重要的事件记载于史书。
公元前526年,孙武到文化名地山东蒙山求取学问。2年后,公元前524年,孙武学有所成开始周游列国,进行实地的研究考察,孙武到访了各地的古代战场进行兵事实地研究。公元前522年,孙武游历回了齐国,他开始钻研古代军事书籍,整理归纳历代的战争军事理论。这一时期,为孙武以后着作《孙子兵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数据。
公元前521年,孙武与齐国权贵结亲,迎娶了齐国大夫鲍国家族的女子鲍姜。公元前515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高昭子和栾、鲍、田三大权贵家族结盟一起恶斗齐国相晏婴,孙武作为鲍氏的女婿也积极的出谋划策,结果诸家联盟败给了晏婴,孙武为了躲避事后牵连株连,于是逃到吴国进行政治避难。在隐居的这段时期,孙武完成了之后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主要讲什么?
孙子兵法由十三篇组成,分别是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其中,始计篇是全书的总纲,提出了用兵的五个基本因素:道、天、地、将、法,并强调了战争胜负的预测和分析方法;
作战篇论述了战争的经济性和速战速决的原则,指出了战争对国家和民众的消耗和危害;
谋攻篇阐述了攻击敌人的策略和技巧,主张先伐敌之谋,其次伐敌之交,其次伐敌之兵,其下攻敌之城;
军形篇讲述了如何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和形势来选择进攻或防守的姿态,强调了以正合以奇胜的原则;
兵势篇说明了如何运用奇正变化来制造有利的战场态势,使敌人难以抵挡;
虚实篇解释了如何利用虚实之间的差异来迷惑敌人,使敌人自取灭亡;
军争篇探讨了如何在交战中取得先机和主动权,使敌人陷入被动和困境;
九变篇分析了不同地形下的作战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行军篇论述了行军中的各种问题和对策,强调了行军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性;
地形篇分类了六种地形,并指出了各种地形下的优劣势和应对措施;
九地篇分类了九种地域,并指出了各种地域下的危机和机遇以及相应的战略选择;
火攻篇讨论了火攻的时机和条件,以及火攻所带来的利弊和风险;
用间篇阐述了间谍活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各种间谍来收集敌情和破坏敌人。
《孙子兵法》相关记载:
《史记》有一篇《孙子吴起列传》,是介绍孙武生平最早的着作。太史公说,孙武本是春秋晚期的齐国人,凭借《孙子兵法》被吴王阖闾接见。吴王读了他的兵法,想看看他是否能练兵,孙武同意了。吴王就找了宫女一百八十人,孙武将她们分为二队,任命吴王的两位宠妃为队长。之后,孙武就向她们三令五申,让她们随着号令行动。但等到孙武正式发号施令时,宫女们却都以为在做游戏,一个个笑得花枝招展,却没人听从孙武的命令。
孙武认为,既然纪律清楚了,号令也熟悉了,却不按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于是,孙武下令处死两位队长。吴王正在高台上远远观看,见状不妙,就让使者去阻止孙武杀人。但这下孙武不干了,说我既然已经被任命将军,在军队里怎么可以不服从国君呢!于是坚持下令斩了两位队长。
孙武又任命两位队长,继续训练。这下宫女们都害怕了,终于认真了。孙武让她们往东,她们不敢往西。孙武派使者回报吴王,说军队已经训练好,大王可以亲自检查。可吴王因为心爱的宠姬被杀,非常郁闷,说自己不愿意看了,让孙武也回去休息。孙武感慨,原来吴王只是欣赏理论,却不让自己付诸实践啊!当然,最后吴王还是任命孙武为将军,之后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威震齐国和晋国,扬名诸侯,都有孙武的功劳。
孙武去世一百多年后,他的后人孙膑出生在齐国,后来也成为一位军事家。《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实际上就包括孙武和孙膑两人。
此外,《史记》的《吴太伯世家》《伍子胥列传》也涉及孙武一些事迹。阖闾三年时,吴王想进攻楚国郢都,孙武认为民众困乏,还不到时机;等到九年时,孙武和另一吴国大臣伍子胥,都认为最佳时机终于到了。另外,还有《律书》也提到了孙武,说吴国任用孙武,申明军令,赏罚必信,从而称霸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