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真言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真言

2023-12-02 15:32:50 373浏览

王守仁精通儒、释、道三教,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真言: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和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非常相近。说的是,人出生以后,本身是没有善恶观念的,这种观念是心性的根本。王阳明认为:“在心体上不能有任何的杂念和念头,就像眼睛里不能容一粒沙子一样。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

3、有善有恶意之动。人都是有良知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心如果失去了本体,那么良知就会被蒙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好好的一个人也就慢慢的变化了。

3、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天生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4、为善去恶是格物。理学家认为的“格物”,就是分析现实事物,要认识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现实事物。后来,王明阳苦思7天7夜,一无所获。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格物”不是分析事物,而是社会实践,这里的“致知”也不是认识天理,而是践行天理。

王阳明的思想:

1、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轶事典故:

1、巧避灾祸

宁王之乱平定后,圣驾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难测,王守仁感到非常忧虑。正好京师有两位宦官来到浙江,王守仁设宴于镇海楼款待他们。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楼梯,拿出两箱书简,都是两人交往宁王的证据,王守仁全数交给了他们。两个宦官感谢不已。王守仁始终未遭祸害,多得自这两个宦官维护之力。假使此时王守仁持书简来挟制他们,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祸害也将无穷。

2、智服北军

宁王之乱发生后,宦官张忠、朱泰等人极力勤诱武帝亲征。这时王守仁擒获朱宸濠的捷报已传抵京城。张、朱等奸臣不免大失所望,一面在朝中故意散播流言中伤王守仁,一面纵容北军不守军纪并肆意谩骂,甚至故意离间,想引发北军谋叛。王守仁面对这种情况,不但不为他们的言行所恼怒,反而更加以礼相待,他先命巡捕官晓谕城中百姓搬迁到乡下暂住,只派老弱体衰的仆人看守屋舍,继而重重犒赏前来的北军。但朱泰等人事先已训令北军,不得接受王守仁的犒赏,于是王守仁便传示百姓:北军离乡甚远,内心苦楚,百姓应克尽地主之礼,厚待北军。于是百姓凡外出遇北军有丧,一律停车致意并奉奠仪,长声叹息后才离去。

3、降服王畿

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 ,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练各种赌技及唱歌喝酒,然后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随王畿到酒楼,对王畿表示愿意与他赌一局。王畿笑着说:“腐儒也会赌博吗? ”王守仁的弟子说:“我们老师门下每天都在赌。”王畿不由大感惊奇,就要求见王守仁。一见王守仁的面,立刻表示愿意成为王守仁的弟子,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